3月28日,郑州市中医院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黄巧玲做客《医生说》节目,为您详细解读“妊糖”的相关问题。
(资料图片)
在围产保健门诊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血糖升高的孕妇,有的出现在孕早期,有的出现在孕中期;有的是空腹血糖偏高,有的是餐后血糖高;但不管哪种,孕妇往往都会出现一种焦虑情绪:血糖升高了怎么办?对孕妇和胎儿有哪些危害?该怎么饮食才能降低血糖?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我国在2022年的指南中,将妊娠期高血糖分为三种类型: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糖尿病前期、妊娠期糖尿病(GDM)。其中PGDM分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GDM是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占80-90%,分为A1型和 A2型,其中经过营养管理和运动指导可将血糖控制理想者为 A1型GDM;需要加用降糖药物才能将血糖控制理想者为A2型GDM。
如果首次产前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可以直接诊断PGDM,并开始规范管理;
如果空腹血糖在 5.6-7.0 mmol/L范围内可诊断为妊娠合并空腹血糖受损,并开始饮食指导,妊娠期可不做OGTT检查;
如果空腹血糖在 5.1-5.6mmol/L范围内,不作为GDM诊断依据,建议此类孕妇在孕24-28周直接做OGTT检查,也可以复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1 mmol/L可诊断为GDM;
如果空腹血糖<5.1 mmol/L,则常规管理,等待孕24-28周再做OGTT。
孕24-28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试验标准:检查前连续3天正常饮食;检查前禁食8-10小时。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无水葡萄糖粉)的液体300ml,分别测定孕妇服糖前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水平。3项血糖值应分别低于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GDM。
OGTT检查时,尽量早上9点前抽取空腹血,时间较晚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检查前一晚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否则容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反而影响诊断。
妊糖的高危因素
包括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糖尿病家族史、GDM史或巨大儿分娩史、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早孕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年龄≥35岁。
妊糖对妊娠的影响
妊糖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极其不利。
01
对孕妇的影响
(1)流产的发生率高,达15-30%。
(2)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
(3)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易发生感染,感染亦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4)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10倍。
(5)巨大胎儿发生率高,导致难产、产道损伤、剖宫产率增高,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
(6)再次妊娠时,GDM复发率高,远期患糖尿病概率也增加。
02
对胎儿的影响
(1)巨大胎儿:发生率高达25-42%。
(2)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早期高血糖会抑制胚胎发育;合并微血管病变者,胎盘血管常出现异常,会影响胎儿发育。
(3)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
(4)胎儿畸形:妊娠早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的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高。
03
对新生儿的影响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高。
(2)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3)远期肥胖的风险及患糖尿病的风险均增加。
妊糖患者多数在产后能恢复正常糖代谢功能,但将来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妊糖最好在早期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由于怀孕,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一般先考虑饮食+运动治疗,若病情无法控制才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妊糖的饮食推荐及运动管理
建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天餐次安排为3次正餐和2-3次加餐,推荐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75 g(主食量4两以上);蛋白质不应低于70 g;膳食纤维25-30 g。同时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有计划地增加富含铁、叶酸、钙、维生素D、碘等的食物。
控制血糖应减少淀粉摄入(米、面、面包、馒头)、减少糖类摄入(饮料、甜食)、减少油脂摄入(油炸、油煎、高脂肪、坚果),很多水果含糖较高,选取时要慎重。
孕妇一日饮食口诀:1杯牛奶,2匙油,3两水果,4份蛋白(鱼、豆、蛋、肉各1两),500克蔬菜,6克盐,7两谷物,8杯水。
适当增加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运动方式及运动时间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结合自身习惯进行合理规划。无运动禁忌证的孕妇,1周中至少5d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瑜伽等。对孕晚期有禁忌症或者需要保胎不适合下床活动的孕妇,也可以做上肢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同时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
中医对妊糖的认识
中医辨证类型主要可分为气阴两虚,脾肾两虚,以及脾胃两虚型等类型。
“气阴两虚”常表现为多尿、容易口渴、容易感到饥饿、疲乏等,治疗可用增液汤加减。
“脾肾两虚”者,伴随腰膝酸痛,夜尿多,怕冷,排便溏等,治疗可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脾胃两虚”常表现为腹胀、纳差、便溏等,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不熬夜,远离手机睡眠好
不久卧、不久坐,适量活动身体好
一日三餐控制好,中间加餐要记牢
水果不是饭,饮料不是水,吃多吃少把握好
三餐七分饱,1个鸡蛋1斤奶,三两瘦肉不可少
早餐吃好,晚餐要少,体重自己管理好
文字:程鹰
编辑:梁景芝
统筹:马松林 程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