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联合村响起阵阵鞭炮声,村道边一幅幅“欢迎回家”的横幅格外醒目。一场跨越湖南、山东两省,等待31年之久的团圆终于到来。65岁的村民谢某一大早就端坐在家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村口,等待儿子谭冬(化名)回家团圆。

“这一刻我们等了31年,那就是我走失31年的弟弟,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在车站,姐姐谭小花(化名)一眼便认出了人群中那个瘦小的身躯,并哭着叫出弟弟的名字。

面对陌生而又熟悉的家乡和亲人,谭冬一时手足无措,用带着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小声唤了声“姐”。一路上,姐弟俩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只是眼中饱含泪水,握在一起的双手一刻也舍不得分开。


(资料图片)

谭冬走丢前留影(谢定局 供图)

1992年4月6日,6岁的谭冬在邻居家门口玩耍时被人拐走。“就记得那天我在马路边玩的时候,有两个人从车上下来,他们说带我去找我爸爸,就带我上车了,过了一会好像就到了火车站……”回家路上,谭冬痛苦地回忆起31年前刻骨铭心的一幕,再次哽咽。

当年,谭冬被拐至山东聊城,由于长时间见不到父母,年仅6岁的谭冬便以哭闹的方式来反抗。据了解,其养父母第一眼见到这位脏兮兮的小男孩时,他身上已是伤痕累累,饿得无力抗拒,甚至害怕见人,实在令人心生怜惜。从此,谭冬在聊城有了第二个“家”。

“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忘不了咱们家门前那片水塘,对面那座青山,家后那条大马路……爸妈,你们在哪里?你们听见了吗?你们的儿子在呼唤你们。”谭冬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保留着一段关于自己老家的记忆,他曾在日记中用文字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很感恩我的父母一直没有放弃我,这么多年一直找我很不容易。”31年来,谭冬一直渴望回到自己真正的“家”,虽然有过极端的叛逆和迷惘,但一直未曾放弃过寻找亲生父母,因为他一直坚信,父母也从未放弃过寻找自己。

在1372公里外的雪峰山下,谭冬被拐后,母亲谢某整日以泪洗面,夫妻二人踏上漫漫“寻儿路”。他们在各大网站、平台上发布寻亲消息,只要有一点线索,一丝希望,夫妻二人都会不远千里去核实,而失望和遗憾却是常事。

在了解到谭冬被拐的具体情况后,洞口县公安机关也第一时间开展了大量的侦查调查工作,但受制于当时条件限制,一时未能找到。

时间飞逝,直到2023年春天,洞口公安的一通电话,让谢某全家重新燃起希望。电话中警方表示,谢某的血样成功比对了山东省聊城一名男子,洞口警方立刻与聊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在公安部复核下,最终确认该男子就是谢某失散多年的儿子谭冬。

谭冬与母亲分别31年后相拥(谢定局 供图)

3月29日,在绵绵细雨中谭冬走进这个31年来魂牵梦萦的家中,看着眼前白发苍苍、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老母亲。这一刻,37岁的谭冬卸下所有防备,紧紧地抱住母亲泣不成声。

谭冬得知父亲因多年苦苦寻找,身体不支,已于2022年因病去世,始终没能等到全家团圆的一刻,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而母亲得知儿子被寻到的消息,由于情绪波动过大,导致中风,现已行动不便。

谭冬回家是对这个家庭最大的慰藉,姐姐谭小花看着门前的小树都吐出了新芽,油菜花开得金黄耀眼,感慨道:“31年来,在春节那样团圆的日子里,我们家再没有欢声笑语,现在弟弟回来了,家就圆满了!”(谢定局 王禹 王颖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