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3日,重庆火车西站,一名女乘客长发被卷进按摩椅整个人动弹不得,在众人帮助下才得以脱困。如今,热爱养生的年轻人钟情于各式各样的按摩技法,唯独对公共场所里随处可见的共享按摩椅嗤之以鼻。(8月5日 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与繁荣,公共场所里逐渐出现类似按摩椅的共享服务设施,这些共享服务设施的推出,确实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游客也愿意为此买单。乐观地考虑,这应该是双赢之举。
但根据媒体报道,一些共享服务的设施,已经脏到“肉眼可见”的程度,有的按摩椅因质量出现问题,导致消费者原本的按摩服务变成“花钱体验暴打”。这些问题,不仅使消费者望而却步,更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说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也不是危言耸听。
造成乱象的原因,除了使用过于频繁,更关键的因素则在于,提供方只是一“供”了之,后续包括清洁杀毒、质量维护等,都没有及时跟进。换言之,共享服务的提供方,只想着收共享之利,而没有考虑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必然给自身造成种种严重的影响,甚至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此,共享服务的提供方,必须引以为戒,必须摒弃“一锤子买卖”的狭隘心理,既要“供”,更要“护”。只有真正为消费者着想,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才能吸引消费者买单。而车站等公共场所,也应承担自身的责任,公共场所需要收费的共享服务,更需要提供普通的座椅。(范德洲)
关键词: